
好多HR反映说,背调调查时能得到的有效信息太少了!蓝冠总代理应聘者简历造假也就罢了,最头疼的是应聘者前任上级一言不合就糊弄,回答除了挺好的就是还行。
不知道已被好言'收买',还是不愿得罪人,总之是心累不开心。
为了助HR们顺利做好背调工作,降低用人风险,快速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下面几个背景调查实用小技巧通俗易懂,要耐心读完哦!
背调问题设计的艺术
1、职位
举例:候选人A在简历中写到“2001年3月——2007年3月在B公司任总监”,做背调后得知“2001年3月至2006年10月任经理,2006年11月被任命于总监,2007年3月离职”,A在B公司任总监“4个月”而非“6年”。
分析:从真实性的角度来看,A的简历并不假,最多属于信息不周全,只记录了离职时的职位,但“6年”与“4个月”的差距往往决定了是否可以录用。
建议:在背调时要了解候选人离职时的职位、任命时间、在任期间的最高职位,将一个问题拆成几个来问才可能问到位。
2、下属
举例:一候选人“A在B公司任行政人力总监,下属共11人”,背调后得知“司机班5人,保洁2人,厨师2人,前台1人,行政助理1人”。
另一候选人“a在b公司下属7个人,其中5人做HR各个模块工作,2人分管行政事务”。
分析:下属人数的多少是否一定与管理能力、专业水准成正比?
建议:下属的人数及分工在面试环节就应该问及,背景调查时应与所在公司的现任HR人员进一步确认。
3、离职原因
举例:“A离职原因是公司出售,原有人员被遣散,证明人是E,A称E是她的直接上司”。
调查后得知:公司目前仍正常运营,A和E同时离开公司,蓝冠平台保障E并非A的上司而是其他部门平级同事。
公司现任HR经理与A曾共事在同一部门,不愿意正面回答A离职的原因,并在我们做完背调后主动来电提醒,应该在背景调查时更谨慎些,而事后A来电、发邮件频繁解释离职原因的行为也略显异常。
建议:如果要调查离职原因,现任HR、总部HR、候选人离职时的直接上级最有发言权。
实操中要主动求证证明人的上级身份。问题如“请问您与候选人共事多久?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候选人离职时您是否还是她的上级?”
4、工作能力(业绩)
这部分的问题格外重要,建议大家多做准备、蓝冠招商多设计一些有验证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