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为何如此惧怕工龄?
自从《劳动合同法》出台,各大企业想方设法规避新法,蓝冠平台官网注册相继出台了五花八门的对策。最近,福建中石油的“工龄清零”事件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事件始于一个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公司以用工主体发生变更为由要求员工全面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蓝冠测速据了解,此通知其实是福建中石油人事改革中的一个文件。而这一文件的原则就是“先解除后签订”、“先清理后签订”。根据此文件的精神,员工在本次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需再签两个“补充协议”,一个“自愿向公司申请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申请书,一个“申明放弃2008年12月31日之前在福建中石油工作的工龄等利益,并承诺在中石油福建公司工作满十年后,不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承诺书。
公司的意思很明确:想继续在中石油工作的员工,就得跟公司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放弃之前的工龄,否则就得走人。
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在网上广泛流传,饱受网友批判。而与此同时,福建中石油领导们先是集体消失(不是出差不了解情况就是在开会),然后开始推说“不知情”,最后才声明“公司不会对3000多名员工的工龄进行清零,并将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公司劳动合同管理”。
领导们之所以会如此反应,想来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事实特别是舆论面前,他们不得不向法律低头。细细想来,公司的这一操作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用工主体发生变更,公司是不是一定要变更劳动合同?这一情形,能否成为劳动合同解除的理由?
《劳动合同法》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根据此规定,原劳动合同理应继续履行。
但公司却趁机要求将工龄清零,否则就不再签订劳动合同(即解除,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不续签的除外)。就这一操作来说,肯定是违法的。
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用工主体发生变更属于不影响劳动合同履行的情形,不能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如果公司基于此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当然属违法解除。此时,员工完全可以向公司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支付双倍赔偿金。
第二,公司试图通过要求员工写承诺书放弃“工龄利益”,蓝冠注册流程来“合法”规避工龄问题。工龄真能这么放弃?
从承诺书的效力来看,承诺书是公司所谓的补充协议之一。换句话来说,其实它就是双方劳动合同的一个附件。这个附件在要求员工放弃权利的同时,也排除了用人单位本身的责任和法定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此承诺显然是无效的。即使员工因此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其工龄仍然不受影响。
从《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华为的“辞职门”一直到近期福建中石油的“工龄门”,不难看出,企业规避工龄的目的就是为了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真的如此坚不可摧?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顾名思义,只是期限没有固定而已,即不可能到期终止。蓝冠平台官网注册这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间